→以往各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41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5月编印

          

本期要目:

 

  54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揭晓

  北京工业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论高职院校经营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

  办出特色、创建一流高职办学理念与模式

  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探索

  模拟生产现场实际  建设高职实践教学基地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文本框: 报 刊 信 息

●经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

中国股市破题第一步

■文/张旭东

59日,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4家试点公司(“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和“金牛能源”)正式“出炉”,这意味着股权分置试点工作自此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破解股权分置这一股市“头号难题”迈出了第一步,这将是中国股市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股权分置问题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上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导致股市先天不足,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目前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市场人士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管理层认识已经统一,直面股市“头号难题”,出招迅速,其政策出台的节奏之快也是罕见的:

——412日,中国证监会宣称解决股权分置已具备启动试点条件;

  ——429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59日,在“五一”节后股市开盘的首日,即推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仅可以为资本市场功能的全面发挥创造条件,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推动证券市场的彻底变革,从而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恢复股市本来面目。不少专家也纷纷表示,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是中国股市转折的开始,也是股市真正市场化的开始。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股权分置试点的处理妥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中国股市发展大势,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市场反应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对着投资者预期产生重大影响。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其涉及面和带来的效应也会越来越大。

    各家试点企业在此后几日内就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事宜与流通股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公司董事会在广泛征求流通股股东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这一系列动作,都将引起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并带来示范效应。

    不过,目前应该看到,四家试点企业的产生,只是破解股权分置这个中国股市“头号难题”的第一步,未来要做的工作还相当繁琐和复杂。在第一步迈出之后,能否以较快的速度推进,迅速形成一定的规模,稳定市场运行,达到公众投资者预期,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创造良好的市场和舆论环境,平稳实现“新老划断”,对管理层的操作能力是一个考验。只有做到这些,试点才算成功,改革才不可逆转。

2005516日《文汇报》)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着眼长远

■文/乔新生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日前决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4家上市公司被选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它们将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4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到选定4家上市公司进行改革,改革的速度不谓不快。同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责任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58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最高人民法院51日发布了司法解释,重申了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资金账户、证券账户申请冻结的权力。可以说,此次解决股权分置的条件已经具备。

    从已经公布的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来看,它不仅为整治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历史积弊开辟了道路,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具体表现在:首先,充分尊重了市场原则,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在充分尊重上市公司投资人意愿的基础上,采用分类试点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

    其次,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引入了司法审查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中国证监会及其下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证券监管机构可以作为申请人,在履行证券、期货监管职责中,对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证券或者其他财产迹象,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冻结资金账户、证券账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一方面重申了证券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享有一定的强制权,另一方面暗示了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必须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这种行政监管权与司法审查权的相互制衡,从一个侧面有效地保证了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三,在上市公司内部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采用了十分有效的表决制度,从而防止控股股东阻挠股权分置解决方案的实施。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对公司的股东表决机制的规定非常简单。在处理股权分置问题时,为了防止大股东滥用自己的表决权,证监会提出了“流通股东表决权”方案,从根本上限制了非流通股持有人的表决权。这是在公司决策阶段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有益尝试。

    第四,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为上市公司内部的衍生交易及其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选择。当公司大多数股权持有者作出决定时,部分中小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痛苦的选择。能否将自己所持有的表决权通过协议的方式让渡给他人呢?在有些国家,出现了表决权买卖的现象。目前在我国,有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期望出售自己的表决权,并以此换取现实的利益。如果在公司内部的表决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交易,法律不应当予以禁止。从根本上来说,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契约表现形式,必须遵循契约自由的原则。在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有权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此外,在执行股权分置方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股东之间的利益纠纷,可能会出现股东诉讼。证监会公布试点方案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有关问题,但是本着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相关纠纷解决途径作出规定。事实上,中小投资者在股权分置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利益被损害,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内,通过提出股东派生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解决股权分置还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首先,必须区分上市公司投资者与国家证券监管机构。根据谁投资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无论是在股权分置具体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都必须时刻遵从法律的底线,不能越俎代疱,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作出决定。此次股权分置试点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政府在方案设计上没有大包大揽,而是为不同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是,我们还必须防止在试点工作进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证券监管部门插手干预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纷争,从而使得试点工作前功尽弃。

    其次,必须正确处理上市公司投资者与证券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证券市场是一种集中公开挂牌交易的现代市场。证券中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证券中介机构逾越了底线,干预了上市公司内部投资者之间的博弈,那么,不但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交易成本,而且会使股权分置功亏一篑。

    最后,要处理好上市公司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证券监管机构在处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一定要克服过去那种为了拉升股市而拼命制造利好消息的做法,实事求是,从解决股权分置出发,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进而为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同样道理,在股市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投资人之间利益调整可能会带来阵痛,但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绝对不能通过操纵股市,达到自己的目的。

2005516日《文汇报》)

 

解读房地产“新政”

四大亮点

■文/杜宇   齐中熙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细细研读,不难发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细化,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一:鼓励支持普通百姓自住住房需求

  关键举措:

  经济适用房建设利润控制在3%以内

  满足3个条件普通住房享受优惠

  原文回读: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控制套型面积和销售对象,切实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建设单位利润要控制在3%以内。

  享受优惠政策的住房原则上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

  记者点评:这些政策措施目的在于鼓励支持普通百姓自住住房需求。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不合理,商品住宅供应中,中低价位住宅比例偏低。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出现负增长,非住宅、高价位住宅供应增长快于中低价位住宅供应增长是带动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亮点二: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关键举措:

  廉租房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

  原文回读: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要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对市()、县人民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记者点评:住房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不可能通过完全市场竞争达到供求均衡;而且,住房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人的住房权利是政府的责任。当前,个别地方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应有保障,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因此,完善城镇廉租房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

  亮点三:房地产市场信息将更加透明

关键举措:

“严打”虚假房屋销售行为

  原文回读: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包括:“虚构买卖合同,囤积房源;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诱骗消费者争购;以及不履行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销售价格()与套型面积控制性项目建设要求的。”

  记者点评: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目的在于给老百姓创造一个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只有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各类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逐步形成反映房地产真实供求关系的房地产价格,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改善投资结构,引导合理需求。

  亮点四:严格遏制投机炒房

  关键举措:

  禁止转让未竣工预售商品房

  两年未动工开发收回土地

  原文回读:禁止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

  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记者点评:这些政策措施可谓对症下药。要抑制房价疯涨,必须遏制投机炒作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症状”就是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大量银行贷款及私募资金进行短期炒作;一些开发商放慢开发建设和销售进度甚至囤积土地,增加市场的紧张气氛。

  此外,我国目前房地产税费主要集中在开发投资环节,最终被房地产商摊入成本,而保有、交易环节相对偏轻。严重的房市投机,使得房价越来越背离其实际价值和普通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阻碍了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的步伐。

2005512日《北京日报》)

新税收政策调整

对百姓购房有何影响?

■文/杜宇   齐中熙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意见加大了税收调节力度,这将对百姓购房有什么影响呢?

购房不足两年转手全额征收营业税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税收政策调整的内容。自20056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2)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2)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而现行税收政策对营业税缴纳的要求是,个人购买自用一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出售时免征营业税,不足一年的差额征收。

税政调整目的在于增加炒房成本

  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的调整,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短期炒作成本,遏制投机炒作。除此之外,意见还提出,禁止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在预售商品房竣工交付、预购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转让等手续;房屋所有权申请人与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载明的预购人不一致的,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不得为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实行实名制购房,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防范私下交易行为。

个人自住普通住房不受影响

  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以自住为目的的广大老百姓的普通住房需求,政府一直是鼓励支持的。1999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将继续保留。如,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减半征收契税;个人拥有的普通住房转让时免征土地增值税;个人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按市场价购房的,新房价值全部或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转让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过去对什么是普通自用住房没有严格界定,一些地区在执行中把优惠政策扩大化了。一些不该享受优惠的也享受了,这就使得普通百姓的自住住房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而这次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因此,对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支持政策没有改变,税收政策调整不会对普通老百姓产生影响。

2005512日《北京日报》)

 

人民币升值的弊与利

■文/王曙光

人民币升值代价

    ◆给出口带来极大伤害,出口成本增加,尤其是初级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出现紧缩的压力;

    ◆增加中国的失业率,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的直接投资;

    ◆财政赤字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可能引发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冲击;

    ◆国内产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破产几率增加。

人民币升值收益

    ◆有利于中国进口,消费者剩余增加;

    ◆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进口成本下降;

    ◆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在华外商企业盈利增加;

    ◆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中国资产出卖更为合算;

    ◆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2005527日《新京报》)

 

 

实现干部人事管理法制化

——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

解读《公务员法》

■文/任达

    427日下午闭会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公务员法。这部法律自200611日起施行。

  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制定《公务员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干部人事依法管理的需要。

  侯建良说,制定《公务员法》是及时总结十几年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的需要。19938月,国务院颁布了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经过将近12年的推行,社会各界一直反映这是一项成功的改革,推行公务员制度促进了干部人事管理,尤其机关人事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对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维护他们的权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行政能力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十几年当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又出台了一些好的新鲜经验,也需要及时补充到公务员制度里面去,所以出台这么一部法律是非常适时的。

  他还表示,制定《公务员法》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当年曾经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某种意义来讲,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人,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其中之一就是需要高素质的党政机关人才,党政机关人才在改革开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就要有一个好的法律来保证对国家机关、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督,这也正是制定这部《公务员法》的目的所在。

  在谈到与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有哪些特点和有哪些新的发展时,侯建良说,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为基础,保证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大的发展。

  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其他党政机关参照试行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整,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三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是依法履行公职,第二个条件是使用行政编制,再一个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公务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吸收了十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中的一些新经验。这些新的经验包括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职的试用期,还有领导人员的引咎辞职,在这方面都有新的改革经验,都吸收到《公务员法》里面,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比较重大的完善。

  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没有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公务员制度本身是整个干部人事制度分类管理的结果,把整个干部人事分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但是,公务员里面也要进行分类,在《公务员法》第三章里面特别规定公务员职位,按照它的性质区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并且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新的职位类别。

  建立了职位聘用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也规定了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但十几年了一直没有推行。在《公务员法》出台的时候,感觉有了一定把握了,所以在《公务员法》里专门规定了一章,就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的职位可以进行聘任,聘任就要签定合同,按照合同进行管理,这是过去暂行条例所没有的。

2005513日《光明日报》)

 

      文化教育

编造虚假信息欺骗读者

19种伪书被罚出局

■文/袁晞

   人民日报记者袁晞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该报曾披露过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执行力》(见人民日报225日第十一版)等图书,日前经新闻出版总署专项检查后被认定为伪书。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出《关于停止销售19种含有虚假信息图书的通知》,将这些以各种虚假信息欺骗读者的伪书公之于众。

  被首批公布的19种伪书包括: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永续基业》、《微笑管理》、《“CEO”的七宗罪》、《要金钱,还是要生活?》、《大话管理100年》、《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强者怎样诞生》、《执行力Ⅱ(完全行动手册)》、《执行力Ⅲ(人员流程)》、《执行力Ⅲ(战略流程)》、《执行力Ⅲ(运营流程)》、《成长力》;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执行力》、《别找借口》、《美国金牌推销员的成功秘诀》、《做人做事箴言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19种图书含有虚假信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不得继续销售。同时也要求各地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将所列图书名单印发给所辖区域内的各类图书发行机构,包括网络书店,立即停止销售这19种图书。新闻出版总署表示,还将继续开展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陆续公布相关消息。

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对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进行专项检查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版界人士也表示要坚持诚信出版的理念,抵制“讲金不讲心”的不正之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还向全国出版界发出倡议,接受广大读者和舆论的监督,坚决制止出版虚假图书行为。

2005523日《人民日报》)

54所高校本科教学

评估结果揭晓

■文/唐景莉

    记者59日从教育部获悉,倍受关注的2004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揭晓。北京化工大学等30所高校被评为优秀,19所高校被评为良好,5所学校评估结论为合格。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要将评估结果与对于学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将评估结果作为各校财政拨款、确定招生计划、加强学科建设等有关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健全和完善教学工作评估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教学工作评估,有助于把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据悉,教育部从2003年起每5年组织专家进校评估一次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教育部重视评估工作,但坚决反对过多过繁的检查,教育部将进一步统筹协调和严格管理针对高等学校的各种评估检查。

  200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北京化工大学等54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根据专家组的考察意见、通讯评议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审议意见,确定以下30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论为优秀: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与此同时,19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论为良好。这些学校分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中医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温州医学院、东华理工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桂林工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西南林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

  此外,长治医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井冈山学院、黄冈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5所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为合格。

 (2005510日《中国教育报》)

 

北京工业大学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文/唐景莉  张彩绘  李思频

   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年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才强校,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改革和创新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记者最近就北工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情况进行了采访。

汇集优秀人才 促进学科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北工大校党委书记孙崇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国的地方院校当中,北工大的人才队伍状况良好。这主要得益于这几年对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在人才的结构、层次上做文章。”

  孙书记介绍,几年来学生规模翻了几番,但教师数量基本不变,同时实现了质的提升。在学校1224名教师中,原来没有一个院士,目前已先后引进全职院士8人、双聘院士12人,教授从90个增加到250多个,博导从30名增加到151名。通过引进这批学术造诣深厚、富有创新意识并能从事科研队伍管理的学术骨干,带动学校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九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凝练了一批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博士授权的学科层次与数量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

  北工大的人才引进始于1996年。那一年,北工大在基础条件薄弱、科研历史短暂、科研编制不足以及科技创新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坚持开放性地建设师资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水平教师。几年下来,求贤若渴的北工大先后引进院士20(全职加双聘),引进学科带头人40人以及学术骨干300多人。

  199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左铁镛教授出任北工大校长后,充分发挥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加大改革的力度,组织学科梯队,先后建立了材料学重点学科、教育部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中科院院士曾毅受聘来学校工作后,学校投入“211工程”经费2000万元,组建了北工大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曾院士到校后很快在该领域确定了病毒学、抗艾滋病中草药及生物医学工程3个学科研究方向,创建了北京高校中唯一的P3实验室,使该校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抗癌药、抗艾滋病药的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彭永臻教授看重的是北工大的科研环境。调入学校后他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他负责的“水污染控制研究室”立足北京,发挥地方院校优势服务北京,利用其研究成果解决了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和上浮问题。现在彭教授正致力于北京奥运湖补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他参与完成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最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培养后继人才 推进团队创新

  大力推动创新型师资团队建设,是北工大近年来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据介绍,学校通过人才政策、学术平台吸引了不少学术带头人,并注重搭建学术梯队、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基地,形成了“教师进团队,项目进方向,方向进学科”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团队的建设。

  北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学科调整时期较早合并组建的,学院规模、师资队伍和在校学生人数都居学校所有学院之首,但是由于缺乏领军人才,科研力量分散,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原校长左铁镛院士多次亲邀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原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的李京文先生来学校工作。在李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学科调整,经管学院确定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支撑,以经济评价与管理咨询为特色,突出数字化和计量化的办学方针和科研宗旨,成立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几年来,研究中心从海内外吸引了3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来此工作。毕业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黄海峰博士已经是该校的终身教授,但专攻经济学的他决心归来报效祖国。黄海峰博士在李京文院士的中国转型经济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新舞台。

  中科院周锡元院士是学校聘请的抗震及防护学科带头人。周院士来校后,确定以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与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可靠性分析、诊治与维修加固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理论及设计技术为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还将抗震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引入工大,带领中青年骨干积极参与奥运会基础建设项目,为首都立交桥、体育场馆和CBD重要建筑提供抗震减灾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目前已建成一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年龄和梯队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造诣较高的创新型团队。其中,李振宝教授就是周院士团队中的优秀成员。2002年他结束了在日本12年的求学、工作生涯,携家眷落户北工大,将他在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贡献给北京,为首都建设添砖加瓦。

  周美玲教授的科研团队被校内人称为“金牌”、“五星级”科研团队。这其中不仅有左铁镛院士和周教授这样的学术带头人,还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市特聘教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省部级科技奖获得者。他们个个出类拔萃,并各有所长——有学机械的、物理化学的、材料的。教育部长江学者、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张久兴教授,北京市特聘教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材料学院院长聂祚仁教授,副院长王金淑都是周教授一手培养的博士,如今都能独当一面。周教授的团队既重视学科间优势互补,又搭建了科研梯队,避免了老的学科带头人退休后出现断层现象,保持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据悉,在推进团队创新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注重引进海内外拔尖人才,还充分挖掘校内现有人才资源,加强对拔尖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造就未来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5516日《中国教育报》) 

 

决策参考

论高职院校经营

■文/杨和平

    高职院校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或机构的统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种教育类型。现阶段从事高职教育主要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短期职业大学、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六类学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经营的观念和方法也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经营的对象正在不断增加,如城市经营、学校经营等。自然而然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经营的实践。但至目前为止,高职院校的经营或经营管理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方面的研究文章还很少。本文试图就什么是高职院校经营,为什么需要经营,经营的条件和经营的形式等问题做一探索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经营的含义

    要认识高职院校经营,首先要明白“经营”这个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营”的解释包含两层基本相近的意思:一是筹划并管理;二是泛指计划和组织。可见,单纯就经营一词的含义来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筹划、组织、管理和营利的意思等。将经营放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和日常用语中去考察,经营包括市场交换和谋利两个基本含义。结合高职院校经营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经营应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经营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高职院校的市场既有生源市场,也有就业市场,还有投资市场和资金市场;第二,高职院校经营涉及到管理体制的问题,即办学自主权的问题;第三,高职院校经营的对象是其资源,经营采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主要运用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方法,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增值,谋求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所以,高职院校经营的概念我们可以表述为: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对办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使资源在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等经济活动,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谋求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

    二、高职院校经营的原因

    高职院校经营的原因有三:一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经营;二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矛盾需要通过经营来解决;三是国际化趋势促使高职院校经营。

    (一)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经营

    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有两个特殊性,即高职教育的职业指向性和产业性。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确定无疑的。所以,高职教育就表现出第一个特殊性:职业指向性。职业指向性说明高职教育是直接指向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教育。职业指向性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并且还要根据现实生产、服务和管理技术、方法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改变、增删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变化的频率上,表现出了高职教育极大的灵活性和市场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研究、分析、预测市场,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办学。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经营必然要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围。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其职业针对性,它区别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其高等性。它是非义务教育和非普通教育,学生缴费入学。学生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接受教育,以实现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最终要以用人单位支付给学生的高于未接受教育的报酬来消化。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高职教育是否达到了目的,要看学生是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而人力资本是否实现了增值的判断标准则由另一个顾客——用人单位来制定和掌握。所以,高职教育具有“商品”性质。这就表现出高职教育的第二个特殊性,即产业性。作为高职教育载体的高职院校,相应地就面临着两个市场——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在生源市场,高职院校要通过市场营销的方法吸引学生消费高职教育;在就业市场,高职院校要用学生具备的特殊功能和质量、高职院校自己的品牌和信誉,以及市场反馈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学生。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高职院校需要经营。

(二)高职院校面临的矛盾需要通过经营来解决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三种矛盾。一是高职院校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二是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相对滞后的矛盾;三是高职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次要性”的矛盾。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院校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师资两方面。从资金投入来看,国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主要是解决教师工资,在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上的投入相对很少。全国很多地方对高职生没有财政生均补贴,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向学生收费(民营的更是如此)。由于市场的影响,高职院校收费普遍低于本专科院校,因此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但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更多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高职院校要发展、专业要办好、办出特色,其办学成本就比普通教育高得多。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优化、充实和提高,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就是一种经营。要解决发展和投入的矛盾,就需要经营。在资金投入方面,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进行资源形态的转化、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与企业联合办学等经营形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借鉴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培养、引进、聘用等多种人力资本经营形式并举。

我们再对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相对滞后的矛盾加以分析。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从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诸多方面来看,当前高职教育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尽管我国尚未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程度,但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在高职教育的生源市场,总的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高职教育生源市场机制及相应的规则和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而生源就是财源,学生就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于是在生源市场,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甚至非法竞争。诚信、行业准则、市场规则没有建立起来或统统不起作用。这一场竞争的结果,将导致高职教育市场逐渐由混沌走向规范,按照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现有高职院校一部分将更加强大,而另一部分则将消失。在就业市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作为高职教育主要顾客的企业,其经营和竞争的市场机制本身就不规范,再加上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尚不健全不完善,事实上造成高职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没被社会认可,甚至被人们所轻视。这种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生源市场。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次要性”的矛盾。从理论上讲,从国家发展战略上讲,高职教育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构建人才梯队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是,在生源市场,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高职生报到率普遍不高,即使是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高考最后一批被录取的,甚至是降分才被录取的),大多数也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高职是“次等教育”观念可见一斑。在就业市场,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用人单位的偏见,接受高职教育之后所增加的人力资本被视而不见。部分企业使用高职生、中专生、一般民工都是一个价格。我们不能去指责学生及其家长,我们也不能去指责企业,我们更不能坐等用工制度、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实践永远要走在理论、制度、法律法规的前面,否则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如果对学生的高职教育达到了培养目标,他就应有足够的能力和技能在计件工资中挣得更多,在日常工作中表现更好。高职教育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和接受高职教育之后的光明前景,只能靠高职院校自身的经营。

(三)教育市场国际化趋势促使高职院校经营

伴随着加入WTO,我国教育市场正在逐渐开放。国际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活动领域,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投资和消费领域,更是一个通过经营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我国最近几年高校扩招,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点。发达国家把介入发展中国家教育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贸易和产业。在这种国际化背景的影响下,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类型,多种类型的教育,特别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受到市场最大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势必面临着优质生源的争夺、办学思想观念的冲突,从而对高职办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而言,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进行国际竞争,更好地达成举办高职教育的目的,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办学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与方法,“经营”的思想势必在办学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经营的条件

高职院校经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二是要有经营的理念;三是要有经营型的组织结构。

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根本就谈不上经营。尽管现在高职招生还需先下计划,学生还要通过高考这道门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需通过审批,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计划管理体制向有计划的市场管理体制过渡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确实拥有了很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办学主体资格上,在管理体制上,在办学模式上,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就业渠道上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正在增加并将越来越大。

其次,必须具备经营的理念。高职院校经营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办学活动中,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办学的一切活动要有目的、合理和有计划地面向市场。第二,在办学思路中,以顾客为中心。高职院校的顾客一是指学生,他们购买教育服务;二是指用人单位,他们接受教育“产品”。第三,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充分挖掘、利用、有效地整合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意识地转化资源形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增值。

最后,应具有经营型的组织结构。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是围绕教学活动设立和制定的,是以完成教学计划为导向的,是一种典型的“生产型”的组织结构。经营的内容没有或很少在组织结构设计或是部门职能上得到体现。高职院校设立的部门是政策解释型而不是经营型或市场开拓型,是管理型而不是服务型。如人事部门主要解释人事政策而不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财务部门主要是“镜子”,反映办学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杠杆”来主动调节办学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招生与就业部门着重于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解释,而不是研究、开拓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去进行市场营销。这种组织结构导致高职院校办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系统。比如,有几家高职院校注重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即使用人单位提供了反馈意见,又有几家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或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将会妨碍高职院校的经营,也会使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流于形式。所以,要进行经营,高职院校必须在组织结构形式和部门职能上进行重大改革。

四、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和形式

正如我们前面在对高职院校经营的含义和引起经营的原因中所分析的那样,高职院校经营的目的是谋求利益,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市场手段,增加投资渠道,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办学,通过市场营销的方法,扩大在生源和就业两个市场上的占有率。所以,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就是对资源的经营,即所开展的对办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使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信息)在各种形态之间转化等经济活动。对不同类型资源的经营就表现出高职院校经营的不同形式。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有三种经营形式:

第一,初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物”的经营,是“物”的资源与“财”的资源相互之间的转化。如对房屋、设备设施等的经营,实行后勤产业化等。第二,中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人”和部分“信息”的经营,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与资本资源相互的转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售技术、引进人才、产学研结合等。第三,高级形式的经营,是对“人、财、物、信息”全方位的经营,特别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如对“信誉”的经营、对“品牌”的经营等,是对院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种整体经营,是对办学全过程的经营,是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深入到办学的各个方面的经营。

经营是高职教育特殊性的客观需要,是处理和解决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高职院校具备不同的经营条件,可采取不同形式的经营。通过经营,真正建构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教育与职业》总第469期)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与发展

■文/祁昕

    高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北京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实施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北京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办学指导思想、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历史沿革与基本情况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始于1985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96年是起步阶段。主要是小范围的试点,发展缓慢、其中主要是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及部分成人高校试办高职班,到1995年招生规模只达1000人。1996年~1999年是探索发展阶段。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步入发展阶段。市政府决定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海淀走读大学作为试点学校,当年招生2200人,其他22所成人高校招收高职生1200人。到1998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已占市属普通高校招生总规模的16.5%1999年至今是快速发展阶段。I999年,教育部将北京市列入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地区,北京市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当年,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了崭新局面。

到目前为止,北京共有50多所高校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其中包括2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公办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10所民办高职学院,5所大学郊区分校(或大学高职学院)及3所成人高等学校。据统计,北京普通高职高专教育2004年计划招生35501人(不含中央院校),应届毕业生 21252人,就业率达 88.33%(截至 20046月),在校生已突破8万人。

二、深化改革

5年来,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

一是为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北京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及《北京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2003年,各高校共新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39个,使专业总数达到376个。

二是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共建设22个国家级和50个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已投入经费100万元。

三是制定了《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讨论稿)》,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实训基地,2004年重点建设数控实训基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通信技术专业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批准为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四是建设两所国家级示范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学校参加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五是各高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各项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建设工作。如清华大学袁德宁教授主持的《高职高专引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北京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主持的《“十五”期间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北京联合大学主持的《中国加入WTO后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等。

三、发展目标

2002年,市政府召开了北京职业教育工作会,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2004年,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又对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及各种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格局。市属独立设置高等职业学校50所,各区县都要举办一所综合性社区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0万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0万人左右。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以行业和专业为纽带,推动相关的高等、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适应首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开设紧缺专业,建设50个重点专业和20个重点实验和训练基地。以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依据,健全高等职业学校质量监督评价制度和保障体系,做好学校评估工作,“以评促建”。

三是完善首都现代教育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加紧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招生考试,到2008年,25%左右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切实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到2008年,全市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学历标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要占到35%以上,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加快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

五是大力推进“双证书”试点工作。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改进措施

1999年以来,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研究都不充分,并且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困难,其主要问题是:

(一)经费支持不足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生均经费虽已增至3000元,学费标准平均为6000元~8000元,但这些经费对于需要进行大量实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类、高新技术产业类等需要大量设备投入的专业(如汽车类专业、数控专业、生物类专业等)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据了解,北京地区目前举办此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除外)的学校均为公办高职院校,且均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窘境。虽然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甚至放弃升本机会进入就业市场,但办学规模和效益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2003年全市汽车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总计还不到200人,而供需比约为16)。

笔者认为,应当改革投资体制,变生均经费投入和预算管理为政府作甲方的招投标制。政府(依靠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人才需求指标,如2008年北京地区汽车产业大约需要5000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那么政府可以按照培养成本提高生均经费(如1万——2万元/年),向全体高等职业学校招标(不考虑学校举办者和主管部门,只考虑办学条件),并且应当将学费标准降至3000元——4000元,这既可以鼓励学校举办急需人才专业,又可以吸引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汽车专业学习,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招生容易的难就业,就业容易的难招生”的尴尬局面。相反,市场不需要的专业就可以少投甚至不投生均经费,学校如有积极性可自筹资金,这样,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当然,这种理想化的措施操作比较困难,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研究探索。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

管理体制。北京地区现有的公办独立设置高职学院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委办局或总公司,虽然符合“服务行业”的定位,但某种意义上造成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不足。在拨款体制改为预算制及《行政许可法》实施后,专项经费大幅减少,政府对这类学校的管理手段和依据明显不足。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和管理也都缺乏政策依据和有力手段。尽快确立首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实行“全市一盘棋”,将各类高职教育的资源统筹考虑,是市委、市政府应当尽快解决的问题。

招生政策。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为专科批次,学费标准高于本科,财政拨款少于本科。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宣传和引导,学生和家长对高职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吸引力仍显不足。生源质量也严重地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北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工作几年来虽有进展,但远未达到应有水平。学校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利益分配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此外,职业资格证书证出多门,各行各业都在搞培训和考证,良莠不齐,甚至有的纯为经济利益驱动,使得学校无所适从,学生负担也会加重。

   (三)学校自身条件欠缺

几年来,由于各高职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调整合并、征地、基建、解决发展空间是学校的紧迫任务,学校领导在进行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投入的精力和经费或多或少有些欠缺。规模扩张与教学基本建设不同步,师资、实训条件不足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多数高职学校是由中职学校和成人高校合并成立的,教职员工对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太熟悉,办学的规范性与普通本科高校还有一定差距。发展不平衡,一部分院校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学生及家长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和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急需人才的岗位无人愿意去,即使就业压力很大,仍会出现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的局面。数控行业的巨头SMC(中国)有限公司要不到毕业生,甚至要不到实习生的事例就是很好的说明。这一点需要社会各界一起经过长期努力来解决,我们要做的是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3期)

 

高职教育研究

办出特色、创建一流

高职办学理念与模式

■文/戴勇

    任何一所学校都应有自己明确而相对稳定的办学目标。目标要素在办学过程中是一个决定性要素,因为它对其他要素均有制约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为自身的发展定位。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培养技术型人才,也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各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要高职教育给予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支持的动向、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自身的现实基础确定服务范围(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审视同类学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同意,明确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目标。

    一、办学目标的定位

    根据2003年至2004年对上海、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西、广东、新疆、陕西、重庆、内蒙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基本上渡过了“适应生存”关,开始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办出特色”,少数具有鲜明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创建一流”。

    1.办出特色首先要梳理办学理念。办出高职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办学理念,通过优势专业来体现,依靠学校的教师与毕业生来支撑。任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从外在特征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质量、教育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从市场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谓的“人无我有”。其内涵是填补别人还没有发现的“空白点”或者别人还来不及填补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可以在人才市场上发现,也可以在培训市场上发现,当然在技术市场、社区服务市场甚至国际人才市场上都能找到一些“空白点”。二是所谓的“人有我优”,其内涵是办学的竞争力,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实质是对手间的较量;发现竞争者、发现对手的强项方面和弱项方面是能否提高竞争力的第一步。

    办学特色既有整体性,也有局部性,还有谋略性,是若干特点、优势、智慧融合、扩展、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常常表现在:办学理念,反映服务面向的专业群(或专业链)和特色专业,在校内外实践教学所需资源的争取和利用、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社区服务与学校形象展示、管理水平等等方面体现出的“与众不同”。但对某个学校而言,其办学特色很难面面俱到,只能突出表现在一个、多个或若干个方面。

    办学特色也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宏观办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各个高职院校间的竞争,过去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为了保持这个优势和“与众不同”,必须不断地创建和展示办学特色。从宏观层面上看,这种创建活动椎动了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可以讲,探索和创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特色在于积累与沉淀,更在于创造。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处于知识链的中端,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大师”;但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却有创建特色和一流的足够空间。这就说明,高职院校在追求“办学特色”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高职院校的职能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走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特色的培养人才的道路。

    2.创建一流实质上是夯实基础和增强创新能力的过程。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带动高职教育水平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20016月,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提出建设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后,全国一些地区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一些学校在高职办学理论、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和实现策略、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前期启动。

    综观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史,目前尚未出现过一所被全世界公众认可的专科层次的品牌职业学校。究其原因,高职办学职能决定了它不会去承担像品牌大学所承担的那样,培养被大众公认的、知名度极高的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人才培养的任务。但这并不能否定高职教育也可办出“一流”,各类、各层次高职院校都可在其所处领域内争创“一流”。为此,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应根据其服务领域进行定位,侧重于“地方一流”,争当地方高职教育中的“排头兵”。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的实践成果,也证明了这些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区服务中所凸现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巨大贡献。

    创建一流首先在于夯实基础。近几年来,教育部的“质量工程”是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综合思考,目前正在推进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则是其强力措施。要增强办学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扩大社会美誉度,关键在于形成学校的创新能力。在同一办学环境情况下,某一学校能脱颖而出,办出一流水平,其办学理念的确立、办学资源的积聚、办学策略的运用、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必有其独到之处,这是基于对办学要素内涵的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和扎实实践的结果,是一些高职院校形成办学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

    二、理念与实践的互动

    学校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与企业有类同之处,分析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之道,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无不以特色拓展市场,以品牌壮大企业。企业以主打产品为核心,采用“同心多角”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当其成为“航空母舰”后,则采用一业为主、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同理,当学校进行规模拓展时,“以特色扩大规模、以规模丰富特色”则成为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专业作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的载体,是学校联系社会和学生的桥梁,如何通过专业建设创建学校品牌,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战术问题。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一些高职院校在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了许多办学新经验和办学模式。

    l.市场目标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环境。一些学校抓住了这个历史性机遇,研究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借鉴企业运作方式,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学校明确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设置热门专业、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沟通就业渠道等一些非常措施实现做大目标。在教育资源问题上,他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目标:借用其他学校或企事业单位闲置房屋进行规模扩张中的过渡,利用银行资金扩建校舍,聘用兄弟学校教师和社会上各类科技人员参与教学等。这种办学模式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最为多见。

    2.行业主导的品牌模式。从高职教育本质属性而言,行业办学应是其特色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有相当部分是行业,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将行业资源优势作为办好学校的价值取向而予以确立,并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品牌模式。如中国民航和中国远洋公司所属学校等,由于办学主体为行业,行业性和相对垄断性便形成了这类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小见大,以精见强,形成了规模特色和专业特色。由于有行业支持,学校拥有了独特的办学环境:首先反映在实验、实训设备的先进性、精密性、昂贵性等方面。这些学校拥有价值数亿元的仪器设备,这是其它学校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形成学校间办学资源的巨大能级差别;其次是学校在享受行业政策环境和及时获取行业发展资讯方面也是得天独厚;开展全面的产学合作是行业办学的一个特征,始于招生,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终于就业,学校在行业中占据了比较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行业办学本身就是一种特许政策,这类学校所依附的行业在入世后必须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施展才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较易把握,办学中对外合作项目也较容易得到批准。

    3.市县明星模式。非省会城市的市、县举办高职教育是目前我国政府鼓励和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的领域。市、县办高职院校的主要特征是专业品种多、办学重心低、服务要求和形式多样等,但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如何在服务中求生存、在服务中求发展则成为“考问”学校经营管理者的头道试题。将地方经济建设中人才需求热点与学校服务的重点结合起来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实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办学则是这类学校遵循的普遍规律。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在学校与企业间形成共识。位于“长三角”的江浙两省的许多市县职业技术学院与众多企业进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已成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强专业是这类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经营理念在学校中实现了全方位的落实。

    4. 政绩融合模式将学校的发展计划与当地的“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融合,这是政绩融合模式的特点所在。实践“抓住机遇”并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它应该是学校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将政府的“GDP”目标与学校的新校区建设目标融合,将政府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目标相融合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最佳结合点。这在广东的佛山和江苏的常州就有成功的范例。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当地政府以极低的“土地价格”供学校建设新校区,当地政府是事实上的投资主体之一。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和学校管理者十分重视当地政府在办学条件要素方面的独特作用,将办学目标嵌入政府任期目标之中,这实际上是运用政府资源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采用“有为就有位”的办学策略,为地方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完善了城市布局结构和功能,解决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协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丰富地方文化生活,提升当地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这些成绩得到人民和政府的重视与“回报”。

    创建一流高职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同类学校中比高低,在市场中争份额。努力使自己的学校比别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走得快一些、实力强一些,取得优势。但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势、永远的优势,我们应更多地将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和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当前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实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中国高教研究》20054期,作者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论高等职业院校

的全面质量管理

■文/孙京家

  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关键因素是质量。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因素很多,它涉及学校从专业设置到毕业生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必须从单一的毕业生质量扩展到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来认识。因此,需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全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强调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为用户服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应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要求进行正确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把专科层次教育办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一流人才。在此基础上再拿出精力培养部分学生“专升本”,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到“专升本”上,甚至放到开办本科教育上,那就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失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二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要广泛调查,认真分析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和层次的需求信息,注重“适销性”,做到“以需定产”。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要紧紧跟上市场需求。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其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有关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紧跟技术进步的形势,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秀人才。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要提高毕业生质量必须在加强教学管理上下工夫,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有特色的教材建设。教材就象工厂里的机器和加工模具,是决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基本物质手段。目前高职院校的很多教材不适应教学需要,要么内容陈旧,要么层次不适合,经常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无法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某些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学科如计算机信息类教材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要广泛了解教材信息,选择适合自己院校专业和层次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自编教材。

  加强以实践教学作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在理论教学中,要强调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教学中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实现”能力,即把设计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商品,也就是转化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尤其是加强实训的比重,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在探索中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并行的教学体系,较大地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且在学生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大大加强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

  加强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应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一要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二要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由于高职院校的历史不长,迅速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职教师队伍很困难。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来带动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应聘请一部分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同时,还可聘请一些专家和知名学者作为理论课的兼职教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师资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但专职教师仍然是师资队伍的主体,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意识、业务能力和水平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积极探索和推进个性化教学。当今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学校教育也要向多品种、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保障个性化教学的进行。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对个性化技术的需求,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求的个性化特征,积极引导学生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根据市场信息,可实施专门化的教学计划,专门化方向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需要自定方向,这样的弹性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照顾各企业的技术差异,可以延伸学生的适用岗位,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

  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靠领导,而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高职教育要贴近市场,全方位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对市场进行调研要靠教师;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借鉴,需要靠教师去探索;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学校质量风险机制应该是全员分担的机制,学校人人都是质量的责任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权力参与管理,管理者要设法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当中去。只有把各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

我们要建立群众性的质量督导系统。督导系统应由一些富有教学管理经验,有威信,有科学教学思想的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教风、学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反馈等。督导不仅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应成为高职院校领导的“智囊团”和“高参”。督导机制的运行可采取以下方式:监督、考察、指导——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反馈)师生、教务处、校领导——提出教学改革思想。这种群众性的质量管理组织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自发的、非正式的,特别要鼓励各种自发的、非正式的群众组织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所有师生员工献言献策,才能真正建立起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机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5526日《光明日报》,作者系山东服装学院院长)

 

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设置

模式的新探索

——秘书专业开放性自导式实践课程的尝试

■文/王正

   各高职高专院校围绕着培养应用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本校本专业特点的课程模式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有力地推进了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新的有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形成。

    一、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品牌特色是课程建设的宗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地处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产学研结合,提出了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要求,“订单式”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使学生具有解决现实经济、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学校这一目标要求,形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品牌特色,学校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公共课程到专业课程,从理论课程到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关键。我们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内容和环境条件,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进行实训环节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训计划,通过课堂模拟的实训课程完成;以校内实训场所进行模拟岗位实习或安排到企业单位顶岗实习,做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通过充分利用教室、实训室、企业实习场所,由校企共同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具有工程背景的其他复合型人才,做到了三个“无缝对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但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体系,一种不断更新的过程。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努力,继续推进课程建设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综合能力观是课程建设的目标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针对具体某个岗位对个体进行训练,使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后能立即承担岗位任务,但这只是一种狭隘的职业教育观点。高等职业教育应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使他由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变为“技术人文者”。所以,高职教育除了传授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外,还应向学生传授职业界中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知识与能力,这种能力也被视为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其主要内涵包括: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计算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不仅促进了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容易适应各种职业岗位的多元要求,具有职业能力迁移的能力。我们应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课程设置的理念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以我校的秘书专业为例,这是一个开设了数年的成熟专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企事业用人单位提出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能担任商务、行政助理级的较高层次秘书岗位的人才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对这一人才的新需求,我们确立了秘书专业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两个具体目标:一是坚持以与企事业岗位零距离接轨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秘书岗位的职业能力;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加强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开放性自导式实践课程的尝试

    (一)模式的酝酿和试行

    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这两个目标,我们对秘书专业的教学计划做了整体的修订。目前学生的专业实习课程是以模拟实习为主,这与今后工作的实际岗位环境有差距,这也是离学校提出的零距离要求的距离;目前点状分布的实践课程未能形成长线使学生将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课程的内容双向不断地反馈、思考、修正和提高;毕业前的岗位实习环境真实,但学生要兼顾撰写论文或设计以及就业寻职,难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摸索锻炼,落实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开放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在学校学习的同时,有机会不断地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在实践中培养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创精神和合作态度。我们原先那种先在学校学习,快毕业时再去实习的传统教学模式确实已显得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我们将学生岗位实习的课程在形式安排上做提前、拉长、加宽和放限的变革,以弥补不足,形成新的特色。

    于是,一个全方位进行实习的课程设置——开放性自导式秘书岗位实践课程设置的思想初步形成。

    我们先在二年级的学生中增设了秘书岗位实践课进行试点。我们从秘书专业的特点和学校具有行政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的有利条件出发,把学生安排到学校的科室部门去担任兼职秘书,进行真实秘书岗位的实践。由于学生在校内就能进行岗位实践,科室部门也乐意接受,此设置模式可操作性强。安排在学院为院长担任秘书的学生,他学着起草文件报告和发言稿;参加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作会议记录,整理出会议纪要;参与组织筹备会议;设立文档并进行档案管理;处理办公室的实务,学习如何与办公室的人员联系沟通;受本部门委托与外科室联系,学习如何进行工作交往;处理好工作与人际的关系等等。在时间安排上,要求宽泛,形式不拘。双方可随时进行信息联系,落实具体的实践课时间。学生不仅可以安排在科室部门,还可以考虑安排在校内的有关企业担任秘书,了解熟悉秘书的岗位职责。由于学生能够长时间地处身在真实的秘书岗位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在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中,学生能学习处理各方的人际关系,注重学习方法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培养把握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从而真正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模式的特点

    新的课程的大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的课程模式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l.课程的开放性。由于该模式不限定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数,不指定每次教学的具体内容,也不具体规定每次上课的时间,教师按照两种能力获得的途径对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编制学习指南,施以教育指导,形成了各专业课的综合,突破了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体现了将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结合并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新思路。

    2.环境的真实性。由于学生投身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完全是现实中的,因此他所做的具体工作如写文稿、会议记录、出简报、筹备会议、组织活动等,其真实性是以往的模拟实训难以同比的,从而学生得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也是模拟实训所不能相比的。

    3.内容的可重复性。以往的实训内容都是事先按计划逐个排定的,而此模式的特点是实习内容按自然发生,并可重复出现。学生这次没做好,有机会下次再做,而且部门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提出工作要求,做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使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反复中渐进和提高。

    4.学生的自导性。学生的实践课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实践的安排,学习过程中自己分析实践进展的情况,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拟出实践内容的重点,可自己选择有关教师做针对性的辅导。此模式的教学评价不以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学业评价由学生自己写出以实习收获和体会为主要内容的自我评价和接受实践部门写出的描述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三)模式对学生学习和职业人生的意义

    开放性自导式实践课程模式在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自我导向的职业学习能力,旨在创造一种融学习、思考、实践为一体的环境,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使其形成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的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1.学会学习。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默斯有句名言,他指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做、去问、再去做。”本模式的开放性的特点,就是把学生推向具体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基于复杂问题的学习,在这种未设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思考、探索,那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知识获得以及方法能力的获得,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2.学会合作。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工作过程。本模式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及其呈现承担责任,学会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与他人的问题解决进行比较,学会争取他人的帮助和帮助他人,能更懂得人际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3.学会自我导向型学习。自我导向型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主要学习形态。这种学习是无论有无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学习者自己都能发现自身的学习需求、设定学习目标、寻找学习上的人和物的资源与信息,选择并实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恰当地评价学习成果,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本模式的学生自导性的特点,将促进学习者形成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与能力,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教育的必然方向与趋势。

(《中国高教研究》20054期)

 

模拟生产现场实际

建设高职实践教学基地

■文/徐琤颖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摇篮,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的可靠保证。多年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用模拟生产现场实际的思路,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能适应岗位需要的、规范有序的实践场所。

    一、以模拟职业环境建设为核心,建设机电类实践教学基地

    建校以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获得德国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近2亿元的直接投资,通过引进闻名于世界的德国职业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和模式。在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始终围绕“一个坚持、两个满足、三个结合、四个为本”的宗旨进行。即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方面的需要;实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

    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学院已初步建成了具有11个实训车间和26个实验室的机电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各类教学设备3600台(套),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完成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生产开发(产、学、研相结合)、培训鉴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认证)三方面任务;建成了紧缺型人才培训、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高新技术研发和考核鉴定的四个基地。

    模拟职业环境是指实训场所的布局与工厂实际相一致,实训仪器设备与生产一线的设备相一致,工作要求与工作规程标准与企业规章相一致。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以生产者的身份直接参与设计、制造与开发。执行标准的职业化规范,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作为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产品质量意识、管理协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受企业欢迎的人。特别是实验室和实习车间的设备,不仅可以直观教学而且与企业实际相同或相近。比如:从2001年开始,学校筹集120万元,在德方专家的帮助下,集中全校机、电、气、计算机等专业的骨干教师与航天部8357研究所合作建成的工业自动生产线实验室,具有自动记录库存量、生成报表、空料报警、显示等功能多排立体方式,取料/上料为全自动数字化,可完成PLC编程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安装、生产线安装调试、控制系统测量、故障诊断和分析等功能,能进行计算机、电气、PLC、气动、传感器、测量、传动等专业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实训。再比如数控技术实训车间在原有CAD/CAM的基础上新增了逆向加工、电加工、高速成形加工、激光加工等新型制造单元技术的实训,可完成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编制、模拟加工、控制系统测量、故障诊断和分析等CAD/CAMCAE实训项目。其设备、仪器、量具和工具均为生产实际所用,基本代表当前工业领先水平。对实践较多的教学内容单独设置实践模块,独立考核;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内容;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在实习现场营造真实的现场工作氛围。

    二、以梯次递进为原则,建立由基本工艺训练到专业高技能逐步提高的实践环境

职业能力分析是确定专业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前提与依据。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包括综合职业能力、专项职业能力及职业能力要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拟实际环境有利于形成“职业能力素质维”、“专业技术素质维”、“实践教学基地优化维”的三维主题结构。即: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职业能力素质维;资源共享集约化、开放性职业化和高新型自营化的基地建设优化维;专业知识、国际标准知识和质量意识的专业技术素质维。

在实践课教学中,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使学生形成一个理解、掌握、应用、举一反三的知识与技能的阶梯式学习过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梯次结构表,使实践教学的“基本工艺操作训练——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单项应用性实践训练——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能力训练”有机结合,梯次提高。

以数控应用技术为例,我们将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普通机床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机床、刀具角度确定、切削量参数选择、各种加工工件测量方法应用等基本技能;第二阶段进行数控机床编程和工艺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编程建立加工零件模型、根据材质选择加工方法、确定工艺参数、网络文件传输及各种加工面的测量方法等单项应用性技能;第三阶段进行数控机床综合实践能力训练。此过程中,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学生从分析图纸、毛坯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工艺参数确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到零件检测,都由自己完成。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项目难度的加深、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模仿到独立应用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结束时,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的产品。这样,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产品制作、了解工艺过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建立了一个由基本工艺训练、专业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和技能提高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梯次递进的实践环境。

三、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训教学环节和学生评价体系

在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过程中,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核心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为职业能力服务的原则,充分体现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和可供反复训练性的特点,满足专业设计的要求;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既要创造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实际条件,又要符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自身规律,体现客观求实性、科学先进性和标准规范化;坚持高效优质的原则,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发挥基地的最佳功能,培养最多最好的人才。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围绕“核心技术”,采用分段教学、模块训练模式,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  学、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4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2个阶段。在整个3年教学过程内,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80%以上在实验室和实训车间进行,采用边讲、边学、边实践,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教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学校组织的学员跟踪调查结果表明,96%的学员认为在校所学的内容和技能对他们的工作很重要,63%的学员认为所学知识技能的80%以上可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例如数控技术专业在讲授数控原理的同时,加大内外圆、曲面、螺纹数控车和平面、三维曲面、一些特殊形状数控铣的编程加工工艺练习;自动化技术专业在讲授PLC结构、配置、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程序设计及测试、通讯故障诊断与维护、电机的调速与软启动控制、电机故障及处理方法等技能培养。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因此在实践考核上,我们突出了“严格”、“能力”、“实用”、“环境”八个字。“严格”,即考试单人单工位,企业代表参加考核,现场抽题,当场打分。“能力”即学员的专业能力实践考试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一票否决不能毕业。在数控机床应用专业的专业技能实践考试中,实行学生单独进行考试抽题(图纸)后,独立完成制定工艺,上机(计算机)编程,机上模拟,完成加工,成品检验的全过程,凡是加工产品不合格的不能毕业(允许补考一次),此项考试每个学生历时4—8小时。技能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试时间相当于理论考试的3—4倍。“实用”即专业技能的实训课题大都来自企业,有较强的实用性。“环境”即实训现场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学生手中有图纸,所需工具、刀具、量具、夹具、仪表的选用及设备调整使用等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按图纸公差要求,电路功能及工时要求,按评分细则集体评分。毕业设计项目有50%都能体现专业技能的最终结果,如模具专业的最后成绩不仅看模具本身的质量,还要看用模具注、压、冲出的成品是否合格。高职毕业生的出口是职业岗位,尽量在企业环境中来完成毕业生的考试评价。这样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又为生产一线输送更多的合格应用型人才。考核的项目均应以学生今后要从事的相关职业及工作岗位要求为依据,在真实环境下进行,通过考核不仅要有利于学生对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的遵  守,还应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培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协作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实践氛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学院的数控机床应用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两门精品课,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3  年均分别保持在95%92%以上。

(《中国高等教育》20059期,作者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学科前沿动态

电子政务十大走向

■文/董新廷   杨黎俊

    200541日,酝酿五年之久的《电子签名法》,正式在中国实施。无论从初衷,还是从近期实施目标来看,该法所针对的目标十分明确:关山重重的中国电子商务。

    一部法律的郑重推出,对一个行业来讲,无疑会起到规范和推动作用。但令人不解的是,此举换来的却是“无

心插柳”的效果。全体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保持一致的缄默,无动于衷。而在另一个领域——电子政务,相关企业却是欢声一片。

    那么,电子政务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热切,是不是就能说明自身已经成熟了呢?

    “从技术上来说,电子政务已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朱希铎、朱荣辉这两位电子政务企业的经营者,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电子政务的成败,政府部门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电子政务领航

    “合法性是电子政务走向实用阶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总裁朱希铎对《电子签名法》冀望颇深。

    依照过去的做法,电子政务中公文的流转,其合法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谁能够确定网上的公文又是真实可靠的呢?即便是可靠的,一份公文的电子文档,通常还是需要打印出来,请领导盖章,再通过传统手段层层申报。这哪里是“无纸办公”?

    《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电子签章——包括电子签名、盖章、时间戳等技术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法律上得到了认可。

    如何保证电子签章的真实性呢?以中关村科技软件开发的网上“验签系统”为例,任何一份网上的公文批示,都有一个后缀——“是否验签通过”。用户点击这个后缀,系统会自动地联接一台独立的“验签服务器”,进行电子签章的认证。进而,可以调出“何处验签”、“验签密码”等验签参数。这样,网上公文的合法性、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无法造假。

    “技术障碍,总是能通过某种途径解决的。”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朱荣辉博士,进一步做出解释:“而《电子签名法》之于电子政务的意义,远非技术层面而言。有了它,中国电子政务的大门才算正式开启了。”

管得了?管不了?

如今,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纷纷热衷于网上审批,总能听到其领导人雄心勃勃的宣称:我们要新建几百项网上审批项目。电子政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尚”,各级政府唯恐落后。

    此时的朱希铎,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担心电子政务会遭到冷遇,反倒在2004年出人意料的提醒众人:警惕电子政务过热!

    原因很简单:各级政府动辄几百项的网上审批项目,究竟有多少人在用?信息资源在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建设之时,被处理成一座座“信息孤岛”,彼此缺乏联系。网上审批成了实实在在的政绩工程,只强调安装了多少设备,却忽视了实用性。

    时间进入2005年,在所接触的几  个项目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令朱  希铎很感兴趣。在各级部门政府的电  子政务项目招标书中,“整合”一词反  复的出现。另外,对数据交换平台、信息门户平台等软基础的需求,成为项目核心内容。

    中国行政体制对“级别”的特殊规定,使每一级别的部门、人员都只能看到本级别应该看到的信息,越级、跨级是忌讳的。这就使问题变得极为复杂。中国电子政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一面要整合各类网上资源,一面要可以控制什么人该看什么内容。这就是目前阶段,中国电子政务面对的主要任务。

谁在推动谁?

Todd Ramsey——IBM全球政府事  业部总经理,将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形象地分为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主  要是把一些服务或信息放到互联网上;进而,把在线服务加以组织,并把它们相互关联起来,让客户通过访问门户得到服务,就是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的关键,在于“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也就是“将多窗口简化为单一窗口”;第四次浪潮则是以客户为中心,整个政府成为价值链上的协助者、推动者和促进者,政府更像是个合作伙伴,企业需要的业务、人员配置、空间、战地等要求,政府都可帮助完成。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既不是依靠技术驱动,也不是依靠市场驱动,而只能是依靠政府驱动,或者说,是依靠政府体制改革驱动。”朱希铎这样认为。

电子政务走向何方?

在朱希铎看来,无论对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推行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无非是两条:充分支持领导决策,充分为百姓服务。

从这个终极目标来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两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余斌博士总结为:虽然各级政府都大力推进了信息化建设,但有效信息的利用率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信息衔接不紧密,信息汇总与实时的综合处理能力弱,“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已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共性的关键性问题。

那么,2005年的中国电子政务,将走向何方?汪玉凯教授经过仔细研究,对此做出了一番细致描绘:

走向之一,就是将更多的政府机构、公共部门,利用门户网站、网络为公众、企业提供更多的网上办事服务,并将这一重点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走向之二,强化项层设计,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应用。所谓“顶层设计”就是一级政府对各个部门对外服务的事项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按照轻重缓急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梳理好流程,统一搭建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风险。

走向之三,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动网上审批。在这方面,那些程序相对简单的,办事量大的、受众面广的项目,将优先被重视。

走向之四,关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其推动方向可能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解决信息资源各个部门所有、各个部门垄断的问题;其次,围绕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题,进行专门的规划,建立强硬的制度;第三,加强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对接等。

走向之五,把构建地级市电子政务的统一平台作为突破的重点。关键是整合中央各个部委的条条应用和地方的块块应用。

走向之六,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在不同层次政府的边界将进一步清晰,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办事的有效性,而且可以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走向之七,有关中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关注。

走路之八,以《电子签名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改善并强化电子政务的法律环境。

走向之九,电子政务的安全、标准、规范乃至评价体系将受到高度关注。在信息安全方面,分层次的安全战略、策略、制度将进一步清晰、理智,增强自觉,克服盲目性;在标准规范方面,将有更多成熟的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出台,从而在规范电子政务的系统构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向之十,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衡量电子政务的效益,关键是三句话:成本、效益、满意度。人们不仅关注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也会关注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比如:建设中的经济效益、管理中的经济效益,以及服务中的经济效益。从发展角度看,只有更多的官员关注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有效避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

(《投资北京》20054期)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文/罗春玲  谢家智

    在渐进式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近几年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2002年,农业贷款占全国贷款余额的5.4%左右,乡镇企业贷款占全国贷款余额的5.2%,而农业和乡镇企业对GDP的贡献分别达到14.5%31.6%(总共不足11%的贷款却创造了超过40%的社会财富)。农户贷款覆盖面仅为25%,多达3/4的农户没有享受到农业贷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镇居民差距逐年扩大。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瓶颈”。

    一、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具体问题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的农村金融体系,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一)政策性金融弱化

    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其金融需求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理应受到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扶持。但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付、发行金融债券或央行再贷款,融资成本较高,与其优惠贷款形成了巨大的利差缺口。农发行目前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 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二)国有商业银行退出

    国有商业银行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放弃农村,进军城市。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放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仅19992002年四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欠发达省份和农村地区就撤并分支机构达3万多个。对于只会“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的商业银行来讲,这也是其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作为曾经占农村金融主导地位的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资金投放也从农业为主转向城市工商业为主(农业银行全部贷款只有10%投向了农村,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比例是98%),其“农”字号也仅是历史遗留下的时代烙印而已。

    (三)合作金融名不副实

    合作制实际上是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性质,在历次制度变迁中演化为政府部门或国家银行的附属机构,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沉淀下了大量不良资产,“信用合作”有其名,无其实。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结算方式落伍使农信社已无力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信贷需求。更为严峻的是,不少地方的农村信用社想急于甩掉“农”姓帽子,借体制改革之际,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蜕变。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资金非农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邮政储蓄分流

    转存人民银行的零风险的高利差使邮政储蓄大肆揽存,“抽水机”似的源源不断地将大量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使本已严重“贫血”的农村“雪上加霜”。2002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 7369亿元,其中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乡镇及所辖农村占34%

    (五)民间借贷活跃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己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1986年开始,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信贷规模,而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民间借贷已发展成为一只不可小觑的“地下”力量。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所占的比例超过70%,农村高利贷有8000亿元一1.4万亿元。民间借贷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理论上讲,金融制度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其产生与变迁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按照某种意志与外来模式人为安排的。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框架,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演进过程的结晶。(张杰,1998)作为目前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其制度变迁所显现的效率低下,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但却依然主宰着农村金融市场。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作为唯一合法的制度供给者,主导着制度变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就是政府从自身效用函数和偏好出发,为了掌控金融资源,自上而下一手创建起来的。因为制度的稀缺性,正式制度安排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最佳量,由此可能会出现制度供给短缺和制度不均衡。(何维达、杨仕辉,1998)来自民间力量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却往往被视为非法,遭到遏制。在渐进式改革的制度环境下,正规金融部门的资源长期向国有经济倾斜,已形成一种“所有制偏好”的惯性,加上在农村地区的信息搜寻、监督、执行的成本远大于其收益,正规金融部门“淡出”农村也就不足为奇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对金融需求日益增长的农民就只能转而求助于应运而生的民间信贷。内生于农村经济的民间信贷,其实质就是经济转轨时期为克服相对滞后的金融体制改革的缺陷而由民间自发创造的旨在改变原有资金流动格局、促进农村非公有经济的一项制度供给。(杜朝远,2001)制度变迁源于制度的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其实质是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其结果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受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制度的不均衡不一定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成本,公共选择的结果等都会阻碍或延迟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它们通常会遵循相当稳定的路径缓慢演变。(柯武刚、史漫飞,2000)路径依赖会严格限制将来的选择。造成路径依赖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因素。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谢家智、冉光和,2000)在目前金融市场进入壁垒坚固的情况下,正规金融机构无疑可获得垄断收益。在放权让利改革中,由于产权制度模糊,形成一定的制度真空,内部人控制现象更强化了这种垄断收益。在关于农村新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问题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维持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对外来竞争力量持排斥态度。而作为决策者的政府所固有的“有限理性”使其对传统体制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基于怕丧失对金融资源控制的担忧,持谨慎保留态度。虽然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客观上对促进新的金融机构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就是一例),但整体上得服从国家的效用函数。因此在政府主导下,各方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形成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建成了非常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团的结构,知识的局限又加强了原有的路径依赖与体制锁定,因此,要摧毁既有的利益格局,打破这个“死锁”的状态非一朝一夕。

    (二)制度变迁的成本

    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项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戴维斯、诺斯,  1991)国家具有自己的偏好与效用函数,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它无时不在计算成本与收益。(张杰,1998)我国的经济改革更多体现的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的政治目标通常支配着经济目标,为了减少制度变迁与现存的政治体系、经济秩序和社会利益结构之间的摩擦,政府推进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较高,造成对产权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其他环节。农村信用社由于长年形成的历史痼疾,历年积累产权关系已十分模糊,产权界定成本高昂,导致国家恢复其“三性”的初衷一再落空。因产权问题形成的制度性障碍没有得到解决,农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仍远没有到位。放开市场准入将会加大金融控制成本,而一旦失控,引发金融风险,其造成经济的负的外部性和引发的政治成本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金融产权界定成本和金融控制成本及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是非常高的。可以说,为了维持垄断利益,既得利益集团必然阻挠新的制度安排,从而加大了制度变迁成本。结果导致国家不得不继续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农村金融体系的突破性改革陷入两难困境。

    (三)公共选择的必然结果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制度安排也是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结果。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偏好不同,在权利结构上占据的位置不一样,因而在相互的博弈中所形成的相对势力决定了公共选择结果的差异。“沉默的多数”——新制度需求的群体,往往在信息占有上居于劣势地位,处于一种“理性的无知”状态。如果缺乏良好的委托——代理机制,其潜在的制度需求便无法形成现实的制度需求,对制度供给者的决策行为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力。既得利益集团和决策者的关系与“沉默的多数”相比,有着更密切的利益关系,更能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公共决策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存在“搭便车”问题。相对于“沉默的多数”——高度分散的众多农民群体,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作为较小团体的强势群体,更可能采取一致行动,有更大的动力进行寻租活动,其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政策的影响力远胜于农民群体。由于害怕垄断地位的丧失和竞争带来的危机,他们会极力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着公共选择,阻碍制度变迁。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现实却是低效率的金融产权和金融体系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三农”贷款难的局面依旧得不到解决。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其利益缺乏代言人,他们的利益在公共抉择中被忽视。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的不完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制度创新的空间。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高效率的制度,能够减少交易成本,缩小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调动经济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结构,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要实现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缩小农村与城镇差距的目标,离不开一个有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不能再局限于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必须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口,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从而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法律建设滞后,经济发展受人为因素干扰很大,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制度创新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法律规则,而目前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主体地位,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建议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农

村政策金融法》、《农业信贷法》、《农业保险法》、《中小金融机构破产法》、《农村社区再投资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其有效界定和保护,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金融产权的基本形式是国有产权,但实际上却因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主体而虚置,产生了巨大的代理风险和普遍的内部人控制。产权关系明晰化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明晰化产权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不仅是形成诱致型制度变迁中推动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必要条件,也是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以及形成平等竞争的市场关系的必要基础。(阎江,2003)金融制度作为一种次级制度安排,其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发生变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以满足农村经济改革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沉默的多数”和民间主体将拥有越来越大的经济自主权和经济资源,这会强化其在改革中的博弈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界定经过几十年变迁所积累的产权。可通过政府和地方出资及央行再贷款,对农信社因国家政策调整而产生的不良贷款进行剥离,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产权结构,并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考虑到我国经济、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营较好、更适合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吸收地方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可改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建成产权明晰、有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控机制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填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留下的空缺;在经济落后、适合合作金融发展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坚持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规范,恢复其“三性”,增强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发挥其特有的贴近“三农”、灵活应变的制度优势,以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从而实现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共存共荣,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快股份制改造,彻底对其产权进行改革,改变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重新塑造为国有股、企业股、个人股组成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建立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利益制衡机制。建成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条件下,农村金融市场大有作为,农业银行可为农村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三)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目前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再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已不合适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目前可先在农村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农村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保障农户存款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开放民营银行的前提条件。

   (四)建立公平而完善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公平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将促使公平的竞争存在,而公平的竞争可促进人们通过学习机制,逐步改变对现存制度的评价,进行制度选择。惟有如此,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才会消除,既得利益集团才难以形成阻碍经济发展的能力。目前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仍局限于体制内的正规金融部门,着眼于一些“外壳”的修补,内核无实质变化。不难发现,推动经济增长的所有体制上的突破都是在控制不断被削弱的环境里“自下而上”制度创新的结果,民间力量始终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内生于农村经济的民间金融就是对官方金融的僵化体制和低效率经营的一种积极反应,是市场机制诱生的自下而上的一种整体制度创新,对提高正规金融机构的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做的不是简单打压或取缔,因为这样做不仅无法摧毁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反只能使其以更隐蔽的方式活动,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政府应承认其合法性,并制定出公平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规范民间借贷,将其从“地下”引上正规的发展道路。

    民间金融部门和正规金融部门相比,优势在于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人缘的因素建立起来的“关系性”借贷,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借贷条件灵活,利率随行就市,很好地适应了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产经营对资金需求小、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农村金融活动,大力培育民营银行,既能为农村、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又有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抑制农村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

    在放开民间信贷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吸取上世纪80年代“金”字号泛滥的教训,严把市场准入关,将优良的民间信贷机构吸纳为市场主体,不符合规定的则排除在外,维护市场主体的质量。同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按照法律规定和市场原则实行破产,以保证中小金融机构健康高效的运行,从而有效防止出现所谓的“苹果效应”:一个烂苹果不清除,坏掉一筐苹果。

   (五)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农村融资制度

    1.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永恒的主题。加入 WTO后,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的投入,可产生资金聚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性金融的跟进。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拿出部分预算向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贴息资金和弥补呆帐损失,建立财政补偿机制。随着粮棉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农发行应加快经营机制的转型,在今后的金融服务中应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运用信贷杠杆,加大中西部扶贫力度;通过对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贴息或免息贷款,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逐步、稳健地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一家真正的农业产业银行,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2.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邮政储蓄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

    3.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且收入不稳定,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应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4.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下,将加大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弱化农户获得金融支持的能力,加剧其不平等收入。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建立股权融资制度。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逾十几年,上市企业超过上千家,但“农业板块”企业却不足40家。在农业产业领域,应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扩大农业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支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项目上市融资。

 

(《金融与保险》20054期)

文本框: 论 文 索 引

 


农业经济

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张晓山//管理世界(京),2005.5.70~76

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 蔡昉//管理世界(京),2005.5.77~83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 程国强//管理世界(京),2005.5.84~90

农民异地就业对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与思考/ 孙自铎//管理世界(京),2005.5.91~95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讨论综述/ 王国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4.71~75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黄珺 //经济纵横(长春),2005.4.15~17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荆燕//乡镇经济(合肥),2005.4.15~18

论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张云燕//乡镇经济(合肥),2005.4.19~22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困境、成因及解决途径/ 董江爱//城市发展研究(京),2005.4.68~71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杨锡海//农村工作通讯(京),2005.4.22~23

 

      经济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宏观经济研究(京),2005.4.3~8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宏观经济研究(京),2005.4.21~22

循环经济与首都可持续发展/ 张耘//宏观经济研究(京),2005.4.23~25

延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延庆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京),2005.4.2633

北京与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现状及潜力比较/ 任永菊//国际经济合作(京),2005.4.35~38

计量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对《经济研究》19792004年刊载论文的统计分析/成九雁  秦建华// 经济研究(京),2005.4.116~122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董云鹏  罗勇//经济管理(京),2005.9.25~27

论我国民本经济的发展/朱学义  黄元元//经济管理(京),2005.9.28~30

政府规制理论国内研究述评/ 张会恒//经济管理(京),2005.9.31~34

深化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 周绍朋//经济管理(京),2005.9.35~39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李阳 李晓东 张霞// 经济管理(京),2005.9.76~78

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 陈晓   王琨//经济研究(京),2005.4.77~86

H股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 黄贵海 宋敏//管理世界(京),2005.5.117~126

从长期业绩看设置再发行“门槛”的合理性/ 吴文锋  //管理世界(京),2005.5.127~134

 

      市场营销

剖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十大误区/ 张贵华//市场营销(京),2005.5.13~15

大规模定制营销探讨/ 但斌  刘瑜//市场营销(京),2005.5.20~21

绿色营销新论/ 王莹  韩兴宇  张霄洁 //市场营销(京),2005.5.22~24

如何创建高效经销商/ 李贵平//市场营销(京),2005.5.38~40

如何控制终端的营销策略与管理/ 周亮//市场营销(京),2005.5.41~42

三元牛奶:失守大本营/ 邱小立//市场营销(京),2005.5.61~62

“雕牌”腾飞的营销秘笈/ 邓晓兰//市场营销(京),2005.5.54~57

本土汽车品牌的市场机会/ 袁岳//成功营销(京),2005.5.38~39

银行卡竞争  “绑式营销”制胜/ 林思勉//成功营销(京),2005.5.62~63

 

      国际贸易

中国与美国经贸磨擦现状、原因及对策/ 秦法萍//经济纵横(长春),2005.4.56~58

后配额时代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纵横(长春),2005.4.62~6343

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外资/ 聂平香//国际经济合作(京),2005.4.39~4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与应对策略/ 詹晶//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5.5~10

国际服务外包转移与我国的承接对策/ 王根索//经济纵横(长春),2005.4.59~61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 万红先//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5.43~47

从反倾销税到反倾销补贴/ 郑甘澍//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5.53~60

中国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及成因/ 杨荣珍//中国对外贸易(京),2005.5.82~84

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最佳选择/ 危英//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5.3.35~37

透视当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新趋势/ 金泽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京),2005.3.83~87

 

      电子商务

我国电子商务进程中的物流瓶颈分析/ 夏丽萍//经济师(太原),2005.5.122~123

基于RSA的电子商务数字签名技术/ 王玉奇//经济师(太原),2005.5.124~125

贸易强国战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鹿朋//乡镇经济(合肥),2005.4.57~59

基于反拍卖技术的采购模式分析/ 孙剑斌//中国管理信息化(长春),2005.4.29~31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企业集团“星”形资金结算模式的构建/ 梁刚//中国管理信息化(长春),2005.4.31~33

信息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刁晓红//中国管理信息化(长春),2005.4.44~47

B2B2C平台模式的未来/ 段勇峰//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4.23~24

8招打通网站销售渠道/ 田克山//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4.42~43

用友:打造ERP产业链/ 海青//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5.6~10

《电子签名法》实施后再追踪/ 海青//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5.10~11

SSL  VPNERP的融合走势/ 海子//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5.12~13

促进中国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访北京地方税务局局长王纪平/ 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5.72~74

浅谈WAP——无线电子商务的基础/ 许皓月//农业网络与信息(京),2005.4.34~35

 

金融证券保险

汇率改革没有时间表/ 王建茹//金融与保险(京),2005.4.22~24

汇率低估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 程是东祝金甫//国际经济合作(京),2005.4.60~62

城市商业银行抽样调查的一些重要结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组//金融与保险(京),2005.4.31~36

探求最佳优化组合——由加息引发的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 范建军//金融与保险(京),2005.4.37~41

从银行间货币市场看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马晓兰//金融与保险(京),2005.4.42~45

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徐艳  何泽荣//金融与保险(京),2005.4.54~58

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 张强   王忠生//金融与保险(京),2005.4.59~63

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问题研究/ 刘斌//金融与保险(京),2005.4.89~95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整合策略/ 张成虎  于洪玉//金融与保险(京),2005.4.96~100

对农发行当前业务经营战略探讨/  左志//中国金融(京), 2005.10.49~50

中国股票市场: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 王国刚  曹红辉//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 2005.4.31~37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中国的实践与思考/ 郑芬芸//经济师(太原),2005.5.128~129

对我国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几个问题的认识/ 赵全厚   杨元杰//中国金融(京), 2005.10.55~56

论股权分置的治理与制度创新/ 敬景程//投资与证券(京),2005.5.24~28

林义相:国有股减持的14套技术方案/段晓燕//投资与证券(京),2005.5.33~34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尹中立   朱俊生//金融与保险(京),2005.4.113~116

论中国保险业经营重点的转变/ 章玲   王智勇//金融与保险(京),2005.4.126~128

我国中小股份制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五个趋势/ 施建祥//金融与保险(京),2005.4.129~132

 

      财务与会计

论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改进/ 赵馨燕  何美武//中国管理信息化(长春),2005.4.51~53

用友UFO电子表系统财务分析模型的设计/ 陈福军//中国管理信息化(长春),2005.4.53~56

我国《会计法》的法理视角思考/ 许家林  张华林//会计研究(京),2005.4.10~14

论资产计量/ 黄中生//会计研究(京),2005.4.15~19

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中的问题与改进/ 马德林   朱元午//会计研究(京),2005.4.20~2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分析与解释机制/ 方红星//会计研究(京),2005.4.30~35

 

      法学

WTO规则与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制度回应/ 陈俊///国际经济合作(京),2005.4.51~55

中国企业在国际战略中的商标权保护/赵秋雁   李阳丹//国际经济合作(京),2005.4.56~59

信托制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江平//民商法学(京),2005.4.3~5

中国信托业的现状与展望/ 高传捷//民商法学(京),2005.4.5~7

中国信托制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王连洲//民商法学(京),2005.4.7~11

中国民事信托发展的可能性/ 中野正俊//民商法学(京),2005.4.11~13

发展中国统一信托市场的两大问题/ 夏斌//民商法学(京),2005.4.14~16

《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冯小光//民商法学(京),2005.4.73~78

公司无效制度研究/ 张民安//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4.4~9

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 朱大旗 邱潮斌//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4.24~31

弘扬经济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陈乃新 姜剑峰//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4.32~37

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 马跃进  李彦芳//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4.38~42

国有制革新的理论与实践/史际春  姚海放//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4.50~54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发展的超前性与适应性原则/卢红学//教育与职业(京),2005.14.7~9

浅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杨和平//教育与职业(京),2005.14.14~16

交际法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 刘金侠//教育与职业(京),2005.14.58~60

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两点思考/ 吴优芬  孙海泉//教育与职业(京),2005.14.19~20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李永康 //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4.63~66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 郑春禄  耿玉香  //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4.6790

 

计算机科学

构建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体系/ 景秀  王建勇 肖湘平 //农业网络信息(京),2005.4.50~53

基于Agent的软件工程建模方法研究与实践/ 焦德朝  曹元大   廖乐健  胡晶晶//微计算机应用(京),2005.3.280~283

基于Visual  C++6.0的信号处理系统研究/王红伟  舒大文   朱琦琦//微计算机应用(京),2005.4.372~374

基于道系统的银行排队模拟程序设计/张俊   张典华//微计算机应用(京),2005.4.350~354

电子政务该有怎样的安全观/ 杜文中//计算机安全(京),2005.5.2~4

关注防火墙的新动向/ 万平国//计算机安全(京),2005.5.11~13

普适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机制/ 吴介//计算机安全(京),2005.5.74~76

P2PGrid的结合:P2PGrid模型研究/叶从欢  江武汉   孙世新//微型机与应用(京),2005.5.4~645

基于Globus  Toolkit3的网格服务开发/ 应宏 魏大庆//微型机与应用(京),2005.5.7~9

安全数据库概述与前瞻/ 李黎明  秦小麟//计算机系统应用(京),2005.5.91~93

软件企业的知识管理/ 沈备军  居德华  杨根兴//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上海),2005.5.5~7120

中国建行重要客户服务系统的实现/ 高显春   崔杰峰//信息技术(哈尔滨),2005.5.86~8791

文本框: 新 书 通 告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

 

中国硬笔书法

白武生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1                                                                                                                                                                                                                                                                                                                                                                                                                                                                                   

 

大学通用书法教程

李新         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8

 

校园海报设计

陆鹏程        编绘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4

 

凡·高图传

罗田          编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9

 

宋诗鉴赏辞典

缪钺          撰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联想风云

凌志军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1

 

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

张立玉     王红卫      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

 

大学英语六级时文阅读集萃

陈龙梅          主编

华文出版社,2004.1

 

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

吴冰         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文秘训练

李利民         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7

 

世界科学未解之迷

徐胜华     房春草    编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11

 

公共关系概论

李占才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2

 

当代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论著提要(英文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工程量清单计价

郭京      韩小平    主编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12

西方经济学解析.微观部分

陈恳      王蕾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部分

陈恳      王蕾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王革华        等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

 

新编外贸单证实务

余心之      徐美荣    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

 

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

方宁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都市田野:上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案例选

袁以星         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2

 

三农中国.2004.3(总第4辑)

贺雪峰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2

 

最新合理避税案例及操作要点分析

本书编写组         编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4

 

税收与企业战略

(美)迈伦·斯科尔斯

马克·沃尔夫森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0

 

报税业务基本技能训练教程

牛成喆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

 

最新企业税收问题答疑

王祥            编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

 

物流营销实务

杨穗萍         主编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6

 

现代物流实务

张典焕         主编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

 

管理三杰:德鲁克  韦尔奇  巴菲特的思想精华

凡禹           主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

 

市场营销学

彭代武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7

 

行销缺陷管理:100%满足顾客挑剔的心理

惟言           编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

行政法学(第二版)

杨解君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2

 

金融法概论与案例

徐刚        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1

 

Visual  Basic 6编程宝典

(美)Steven   Jordan

牛力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Visual  FoxPro7.0标准教程

陈艳华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5

 

ASP程序设计与应用(新版)

卫振林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

 

ASP可视化编程及应用

赵增敏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ASP与网页数据库设计

邓文渊          编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5

 

Windows  XP注册表终极解析

九州星火传媒·视觉图书    编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1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

王毓珠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Java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陈炜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中文Visual  Basic 6.0案例教程

沈大林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

(美)Thomas  Dean      等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6

 

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

郭瑞军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实用数据挖掘

(意)Paolo  Giudici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张晋连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

 

加密解密技能百练

邱志聪       编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